中美“百日计划”初有成效 ,或将指明未来中美贸易之路

【引语】特朗普在竞选以及上任初期对中国一直采取强硬态度,扬言要对中国进口大举征收关税,并宣称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自中美两国首脑首次会晤以来,特朗普对中国立场出现较大逆转。

据海关信息网统计,自建交以来,中美贸易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5196亿美元,30年来,中美双边贸易额翻了200多倍。贸易发展迅猛的同时,贸易平衡的天平逐渐倾斜,2015年美中逆差达到347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势将取决于双方能否有长远的视野,来探索新的平衡。

2017年4月,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海湖庄园首次会晤后,中美宣布推出“百日计划”(100-day plan),双方将围绕贸易领域的合作展开为期100天的谈判。其主要目标就是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以及缩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考虑到中美经济实力和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眼下问题不在于中美经贸关系要不要调整,而在于怎么调,调整的路径和力度如何?

5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中美两国已经就十大贸易问题达成初步协议,涉及行业包括牛肉、天然气以及银行、跨境结算、电子支付等金融相关领域。但此次协定并没有涉及汽车、钢材以及铝材等中美贸易最为敏感的问题。中国目前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这被认为是中美之间最具争议的贸易问题。此外,中国钢铁出口问题也是导致两国贸易紧张关系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钢铁出口引起了全球钢铁危机,造成就业岗位减少和工厂倒闭。

中美贸易初步协议表明经过双方的积极协调,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缓,中美当可避免大规模贸易战,双方进入“局部、小规模”贸易摩擦常态与 “服务贸易、金融投资”贸易新业态的贸易再平衡新时期。

特朗普上任伊始,立即宣布退出TPP谈判,签署严格进行涉外贸易调查和执法方案,其特点就是利用重新启动的对外贸易谈判为美国产品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其核心就是 “美国优先”,意在把美国公司留在国内,为美国创造就业和税收。

但特朗普应该知道,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是加工贸易,中美之间基本上还是“顺差记在中国,利润落在欧美”这样的格局。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苹果手机、通用汽车等这些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品。

另外,中国外贸在对美国的依赖性上,也有所减弱,中美贸易之间的巨大逆差正在朝着收窄的方向变化。自2005年以来的12年间,美国均被欧盟超越,不再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6年12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连续第5个月收窄,也是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或自此逐渐走向减少。

更重要的是,美国民众“高消费低储蓄”的消费理念和习惯没有多少改变,据调查,超过62%的美国人的储蓄账户存款不足一千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没有储蓄账户,远低于全球19.7%的平均储蓄率水平。因此,即使美国停止从中国进口货物,必将出现其他国家代替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逆差国,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贸易逆差的大局。

因此,美方应该基于自身要素禀赋,放松对中方出口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通过加法缩小中美贸易逆差,促进贸易均衡;此外,美国还应适当放松中资企业对美直接投资管制。对于中方,中国可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培育良好市场环境,逐步降低对美大宗农产品、畜牧产品、能源产品进口壁垒,适当放松交通运输、养老、医疗等市场竞争较充分领域的外资准入门槛;还可加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促进中国对美投资,带动美国就业,并探讨中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可行性。

此次的十项协定是中美“百日计划”的早期收获,或为我们指明了中美贸易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