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至6月3日,国务院总理对德国和比利时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出席中德总理年度会晤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形成长长的成果清单。中欧双方就中欧关系和经贸投资、人文交流、全球治理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传递了清晰信号:一是表达了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的坚定意愿;二是发出了尊重多变规则和国际秩序的明确信号;三是强化了中欧务实合作的前进势头;四是扩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识;五是重申了对话协商管控和处理分歧的原则。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截至2016年,欧盟已连续12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3年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6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额36115.9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中国向欧盟出口22369.3亿元,同比增长1.3%;自欧盟进口13746.6亿元,同比增长5.9%,对欧贸易顺差8622.64亿元,同比下降5.4%。中欧贸易具有如下特点:
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产品,2016年这两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中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84.03%,分别为13218.9亿元、55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下降0.4%。我国自欧盟的主要商品为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生命科学技术产品,2016年这几类产品占我国自欧盟进口额的65.76%,分别为2945.6亿元、2437.4亿元、1587.1亿元、1050.5亿元、10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下降3.5%、增长5.8%、12.7%、16.3%。中国和欧盟进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均具有一些比较优势明显的产品,如欧盟在汽车、航空器、船舶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上比较具有优势,而中国则在机电产品,纺织品,革、毛皮及制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上比较具有优势。中欧贸易在产品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是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赖度高于欧盟对中国的依赖度,因此中国在中欧经贸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尽管中欧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国地位。但是在出口方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下降,所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双向投资合作不断加深。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欧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741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96.6亿美元,同比增长35.9%。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涉及制造业、加工业、服务业、金融业、风险投资等众多的产业和领域。中国近年来对外投资也热情高涨,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并成为发展经济体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意向非常明显,覆盖欧盟所有成员国家,直接投资额2016年对欧直接投资370亿美元,同比增长77%。
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机制化。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供应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中国从欧盟引进技术约占中国技术引进总额的50%。中欧双方在众多领域展开了非常广泛的合作,中欧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机制化,中欧双方在经贸、科技、环保、能源和信息通讯技术5个方面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化程度不断加强,不断深入。
中欧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一是摩擦争端频发,为双边贸易持续发展增加阻力。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被承诺从2016年12月起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该地位可使中国免交高额惩罚性关税。但欧盟目前正在构筑防御机制对付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书》第15条规定,在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不依据中国国内价格和成本,而是采用“替代国”的方法计算中国产品的“正常价值”和“倾销幅度”,也就是采用与中国该产品有着类似或者相似生产条件的国家的产品数据作为计算依据。这一规定实际上将中国排斥在适用WTO《反倾销规定》的三种计算倾销幅度的方法之外。这是为什么美欧等国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税一公布就是令人惊讶的大数字的根本原因。前商务部长高虎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初步测算,在采用“替代国”计算方法的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平均反倾销税率比正常企业高2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一直认为美欧等调查不公平、带有歧视性的根本原因。毕竟,能够和中国企业产品 成本相类似的国家少之甚少。根据当时规定,此条款适用期限为15年,到2016年12月11日止。中国信守了诺言,却没得到相应回报。截至目前,欧盟仍未有取消“替代国”做法的表态,相反,欧盟委员会准备修改欧盟反倾销和反补贴法律框架,以强化有关规定。此外,在市场经济低位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欧盟再次对中国发起贸易战。2月28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中厚钢板产品做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并决定实施为期5年的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率高达65.1%-73.7%。4月6日,欧盟对中国的热轧钢卷征收五年关税,税率最高达35.9%。与此同时,欧盟目前正在围绕41项钢铁 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有18项是针对中国的钢铁产品。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盟拒绝或变相不履行已签署的世贸协定,势必增加中欧双边贸易出现摩擦的可能性。不过,可喜的是,本次访欧期间,总理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书》第15条规定进行讨论,德方明确表示欧盟应履行条约义务,致力于找到符合WTO规则、对各国一视同仁、对中国非歧视性的解决方案。中欧双方也讨论了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书》第15条义务进行讨论,欧方表示正在修订相关法律,将采取非歧视性的、复核世贸规则的做法。
二是英国“脱欧”进入实质阶段,中欧、中英经贸关系遭遇考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3月29日宣布,英国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脱欧”程序,欧洲议会也通过了针对英国“脱欧”谈判的相关决议。这意味着,英国在全民公投决定“脱欧”近9个月后,终于正式开启“脱欧”程序,预计将对欧盟政治格局、财政预算、贸易与货币政策等众多方面带来冲击,加剧欧盟内部动荡,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打击,加大欧洲经济全面复苏的难度,进而对中欧贸易造成不利。此外,英国“脱欧”后将不再享受欧盟成员国待遇,欧英经贸紧密程度相应降低,为减轻负面影响,目前中国在英开展与欧洲相关业务的企业或需迁往欧洲大陆,增加了企业经营难度。不过,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倒是为欧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马克龙是“欧洲主义者”,主张深化欧洲一体化,坚决支持经济互惠。马克龙当选总统,挽救了始终推动欧洲前进的“法德轴心”,避免了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英国进行“脱欧”公投。即便如此,中欧、中英经贸关系也将遭遇诸多考验,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