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中美经贸关系研究报告》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济总量接近全球的40%,货物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分别占全球的30%。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两国经济发展,也事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和世界经济走势。

5月30日,我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梳理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全貌,阐明了中方对两国经贸合作的立场和观点。

《报告》主要从中美经贸关系的时代背景、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双方重点经贸关注、推动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发展等四个方面,描绘两国经贸关系的“全景图”。揭示了中美经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同时业暴露出双方的一些分歧。

首先,通过《报告》可以看出,中美经贸目前达到一个新高度。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美两国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统计,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500%,这一数字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出口90%的增幅。其中,美国出口的大豆、棉花、汽车、集成电路以及波音飞机全球交付数量的约25%都销往中国。对中国来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6%。基于经济规模效应和惯性驱动,如无意外,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下去。

但中美经贸的这种高速发展也给各自带来了不少“困扰”,其中,美方有5大“关注点”(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能过剩、市场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中方有4个“关注点”(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 条义务、对华长期实施的严格高技术出口管制、中企赴美投资公平待遇、贸易救济措施滥用),这些“关注点”是中美经贸关系中最主要的9个分歧所在,也是长期存在的9个突出问题。

聚焦美方的5个关注问题,其核心问题应该还是“对华货物贸易逆差”问题,美方希望通过汇率、双反(产能过剩)、市场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组合拳”给予解决。而这些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必须放在全球经贸格局下考虑得失,不是一时三刻就可以化解的。

从操作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双方最易有望在人民币汇率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两个问题上取得共识和突破。

其次,在市场开放方面,美方较多期待的中国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开放上,已在日前公布的“百日计划”10项“早期成果”中有所体现,接下来,在中期、终期成果中,也有望收获显著进展。

再次,产能过剩问题比较复杂,在全球产能过剩、消费低迷的大背景下,解决起来困难重重,即要顾虑打压国内经济发展、又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减少“双反”和“贸易救济”压力,需要慎之又慎。国内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改革,可能都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举措之一,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最后,虽然困难较多,但应该可以预期,以上措施的实施,贸易平衡(美对华贸易逆差缩减)的促进方面,年内有望进一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对于我国关注的4个问题,笔者认为,其核心问题应该是“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 条义务”(市场经济国的地位问题),这是国际经贸体系基石的一个风向标—–多变or双边?维护好WTO规则权威,统一在WTO规则下管控分歧,则“对华长期实施的严格高技术出口管制、中企赴美投资公平待遇、贸易救济措施滥用”等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笔者认为,美国也是需要投资、解决就业、保持经济增长,特朗普上台提出的“制造业回流”和“万亿基建计划”就是明证。因此,减少对投资的限制会相对容易一些,中资企业赴美投资问题最容易取得突破。而另外的几个问题,短期来看解决起来还是比较难。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某些领域,矛盾确实还是比较激烈的。

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机遇

(一)美国推出万亿美元基建计划,或成我企业出口机遇。特朗普2月28日在国会发表演讲,呼吁国会立法,为美国基建投资1万亿美元;该计划虽未有实施细则,但规模之大无疑值得我企业提前布局,水泥、钢材、陶瓷等行业有望直接受益。如水泥行业,美国一直是我国水泥主要出口目的国, 2007年,中国向美国水泥出口量达到历史高峰的514万吨,位居出口量目的国第二位,占到当时我国出口量16%。

(二)中美贸易双边摩擦常态化,受影响行业范围可能将进一步扩大。今年1月18日裁定非晶织物反倾销税率为162.47%、反补贴税率为48.94%-165.39%,普碳与合金钢板反倾销税率为68.27%、反补贴税率为251%,硫酸铵反倾销税率为493.46%、反补贴税率为206.72%;2月2日裁定不锈钢板带材中国企业补贴幅度为75.6%-190.71%、倾销幅度为63.86%-76.64%;2月22日裁定制冷剂中国企业倾销幅度为148.79%-167.02%;3月28日对原产于中国的铝箔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4月18日作出对华胶合板产品反补贴调查初裁,裁定我两家强制应诉企业补贴幅度分别为9.89%与111.09%,其他企业为9.89%。在“美国优先”下,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常态化局面,受影响行业范围可能还会将进一步扩大。

(三)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或成新常态。随着特朗普在税改、基建计划和新医改等政策上失利,“特朗普交易”势头有所衰减,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缓解。4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585个基点,幅度为0.84%。但是,“特朗普交易”可能会持续起伏反复,未来美元价格仍存在波动风险。同时,美联储提出的今年三次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的预期,表明美国今后一个时期趋向于实施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对中国货币和汇率政策将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可能维持区间震荡走势,双向波动或成新常态。

(四)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体现在农产品、汽车飞机、集成电路和能源化工方面。

今年1-3月,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1-3月出口59.8亿美元、51.0亿美元、39.9亿美元和24.5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0.3%、17.3%、13.5%和8.3%,变动幅度为0.0%、19.8%、14.8%和13.9%,上述四类产品出口额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9.4%。

其中,1月份,我国自美进口农产品253.3亿元,大幅增长52.9%,其中进口大豆203.9亿元,大幅增长76.6%。同期,进口汽车59.7亿元,增长62.9%;进口集成电路56.9亿元,增长53.5%;进口飞机54.4亿元,激增4.6倍。

(五)关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全球已经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包括俄罗斯、巴西、瑞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而包括北欧、英国以及荷兰在内的国家也都支持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坚持,世贸组织条款并不意味着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原因很简单,如果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要向中国征收惩罚性的反倾销税的难度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