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20汉堡峰会看全球治理前景

当全球化大势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乱流阻击,全球治理未来面临哪些问题?前景如何?日前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给出了不同答案。

【世界秩序裂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G20汉堡峰会的合作与分歧,反映世界秩序正出现明显裂痕。由于2017年全球经济企稳向好,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意愿实际上有所下降,全球治理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和竞争日益激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也指出,过去在全球治理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但如今发达经济体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间的共识和互信变差,加大了国际事务的推行难度。

汉堡峰会的一大矛盾焦点是美国。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贸易、钢铁、气候变化、移民等多个问题上态度与其他成员不一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汉堡峰会公报既描述了美国立场,也阐述了其他19个成员支持《巴黎协定》的立场;在过剩产能和化石能源问题上,美欧分歧更明显。

霍建国认为,受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理念影响,美国目前正从全球治理中“闪开”。

张燕生也认为,现阶段金砖国家无法填补全球经济治理空缺,因为金砖国家在制定世界经济规则和秩序、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担当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责任这三个重大问题和机制上,缺少一致看法。

霍建国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世界发展矛盾日益错综复杂,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发展中大国,需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做好。

【三个“特殊”现象】

对于当前全球治理困境,张燕生提出了看似特殊、实际上可能只是历史性周期往复的三个现象。

一是特朗普政策。长期以来,美国在对待全球治理和国际责任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是“不参与”,从美国建国到一战爆发(1776-1914年)持这种主张;二是“参与”,从二战结束至今持这种主张。

张燕生指出,实质上两派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即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而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政策有其历史渊源。

二是英国“脱欧”。据经合组织测算,英国“脱欧”对英国和欧盟是双输。那么,英国为何要选择“脱欧”?在历史上,英国为确保其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曾采取过以维护国家利益为重的均势与制衡的国际战略。在经济实力变化的不同阶段,英国曾实施过“光荣独立”“有限责任”“联盟政策”等不同对外战略。张燕生认为,目前英国选择“远交近攻”,或许也是回归历史经验的一种选择。

三是当前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盛行。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两次逆全球化时期。一次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原因之一是作为世界霸权国家的英国当时已无力担当大国责任,而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又不愿担当,最终导致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失控。另一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出现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失控,最终导致全球经济滞涨、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

张燕生认为,这两次保护主义盛行期,都持续了20年。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治理进步,总会经历类似的全球化间歇期。与之类似,当前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改革再次处于十字路口:一种可能是形势失控,再次经历风险、冲击和危机频发的混乱期;另一种可能是缓慢回归全球化轨道,全球治理呈现多极的碎片化结构。

【地缘政治风险】

除上述问题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还指出,当前的世界大国不愿承担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成本,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大不确定性风险。同时,应重视地缘政治恶化和大国关系糟糕对全球治理的挑战。

金灿荣认为,未来G20的前途可能会受几大因素影响:一是美国、欧洲等世界多国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之风盛行,会影响G20的立场和观点;二是美国在全球化、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上有很多不确定性,对G20未来造成一定冲击;三是需要警惕当前地缘关系恶化的风险。例如,叙利亚、朝鲜半岛等热点地区的局势如果日益趋紧,势必会影响G20的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治理的挑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