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一些新能源企业在海外发展得如火如荼,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发展呈现怎样的态势呢?《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了多家新能源企业后发现,尽管存在困难,但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从未停止。

“中国新能源产品在非洲很受欢迎,比如在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保利新能源的一位负责人在近日举行的国际风光互补+储能座谈会上说。

据了解,松下、三星和LG三家动力电池厂商海外市场占有率高达76%,竞争优势突出,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方面还较弱,但在新能源一些领域具有优势。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稳步推进,装机容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而且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在世界六大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中,中国企业占有5席。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市场部经理赵小亮告诉记者,虽然中来的一些电池现在已经出口到日本、阿根廷等地,但由于产能问题,诸如N型单晶双面电池组件等产量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但中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销量很好,出口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达33%,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背板厂。

在新能源产业的这种发展势头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逐渐增多。2015年,中国新能源投资占全球新能源海外投资总量的 1/3;2016 年中国新能源海外投资11个项目,投资 总 金 额 达 320 亿 美 元 ,增 长60%。近3年来,以国家电网、中国水电、协鑫集团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加速海外布局,涉及 19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协鑫集团的负责人介绍说,协鑫集团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子公司,投资新能源项目,项目涵盖德国、泰国、印度以及非洲东部地区等。圣阳电源的负责人也表示,圣阳会抓住全球竞相发展新能源的机遇,发挥中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以国际化视野配置资源,并且利用海外的优势资源,包括人才、技术、市场等,来进行生产技术的升级,既“走出去”,也“引进来”,其中圣阳在印尼的海岛光伏发电站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例子。

中国企业海外新能源项目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增大。近日,由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风澳洲开发的澳大利亚白石光伏项目(WhiteRock Solar Farm)正式启动,这是金风科技近期在澳洲开发的第二个大型风光互补项目,白石光伏项目位于悉尼以北 500 公里,毗邻处于进一步建设中的格伦 10MW 光伏项目,同时与白石风电场项目北端接壤。项目设计容量20MW,总投资金额 4140 万澳元,并获得了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局 600 万澳元的拨款。

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走出去”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它们为企业融资,帮助新能源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深圳市南桥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合伙人赵玉成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定位于新能源全产业链投资,包括锂矿、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控、整车、充电网络、adas、无人驾驶等,通过全面的投后管理扶持相关企业快速成长,助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帮企业选择新能源产业方面技术和生产模式更好、更适合的国家和地区投资。

此外,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政策、文化、法律差异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光伏企业在出口欧盟时,就因遭遇双反调查,对欧盟投资步履维艰,但东南亚和非洲仍有广阔的投资空间,非常适合我国新能源企业投资。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市场与产品规划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泰国和巴基斯坦建设了微电网项目,这也是他们在新能源海外投资方面的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