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新能源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双赢。

中阿能源合作一向被视为中阿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贸易报》记者曾听海合会驻华大使团团长、巴林驻华大使安瓦尔·艾勒·阿卜杜拉介绍说,仅海合会国家的供应量就占中国石油进口需求的三分之一。

今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会见科威特首相贾比尔时,表示中方愿同科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求关系,深化能源合作。8月24日,张高丽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举行会见,就中沙能源、金融、产能等领域合作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双方一致强调,要建立能源领域一揽子合作机制,积极推进高温气冷堆海水淡化项目、吉赞中国产业集聚区等项目进程,开展石化项目合作,支持拉比格电厂项目建设。8月25日会见苏丹总统巴希尔时,张高丽指出,要巩固油气领域合作,在石油增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炼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

张高丽副总理此次访问进一步推动中阿能源合作向前发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廖百智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中阿之间能源相互依存度高,产油国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加深,双方的能源合作也在加深,有学者甚至提出“能源共同体”的概念。“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供大于求,油价暴跌,一些阿拉伯国家经历了这一能源危机后谋求再转型,向中国开放了更多原本受限制的投资领域。”廖百智说。

关于阿拉伯国家能源再转型,记者曾听巴林驻华大使安瓦尔·艾勒·阿卜杜拉说,“巴林以前曾用石油发电,现在巴林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光伏发电是巴林重点推动的新能源项目。”“巴林太阳能技术不发达,希望优先和中国公司合作,欢迎致力于增加发电量、增加发电方式,包括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中国企业到巴林投资。”大使本人就曾介绍光伏企业去巴林。

阿拉伯国家能源再转型还涉及到如何合作推动阿拉伯国家工业化的问题。虽然阿拉伯国家整体上工业基础薄弱,但廖百智认为两个细节也很重要:一是阿拉伯世界工业基础薄弱是整体情况而言的,实际上阿拉伯国家部分领域的工业基础还不错;二是一些阿拉伯国家本身就不想建大而全的完备工业体系,他们在工业发展方面有自己的侧重点。

在具体的能源合作项目方面,巴林王国经济发展委员会驻华代表曾介绍过巴林石油公司现代化改造项目、沙特—巴林石油管线项目等能源项目。中石化和沙特方面建有合资公司,中石油也在巴林开展项目。廖百智参加过一些相关的会议,他认为宏观层面的合作前景和具体项目的落实都需要考虑周全,缺一不可。例如,关于中阿能源炼化项目合作,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会进一步考虑炼化产品出来后能不能卖出去以及卖给谁的问题。“中国对在华推进的中阿炼化一体化项目比较犹豫,因为我们的炼化市场稍显薄弱,担心这类项目会对国内炼化市场造成影响。”

8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提到,“稳步开展带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和技术标准输出的境外投资”。考虑到上面提到的阿拉伯国家能源相关产业再转型和升级改造的需求,以及这些国家发展新能源的迫切需求,中国新能源企业和具备优势产能的能源企业确实可以和阿拉伯国家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