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基本完成‘中国制造 2025’的顶层设计,发布出台了11个配套性规划文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顺利推进,工业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在近日举办的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主题的十九大集体采访活动中,十九大代表、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说。
2015年5月,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推进‘中国制造 2025’落实的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中央的决策富有远见,也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苗圩表示,一大批中国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等方式,让民族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苗圩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推动出台并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通信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6 年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达310.6亿美元,多家钢铁、铜等冶炼企业在海外布局资源开发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企业纷纷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涌现出海尔、华为、联想、中国中车、三一重工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十九大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未来,工信部将继续推进五大工程的实施,抓好“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开展新一轮大规模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持续优化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苗圩同时强调,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措施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企业,而且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我们一直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与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建立了合作机制,在战略对接、标准制定、园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企业间务实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也希望各国的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与我们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苗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