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时报》近日文章指出,以色列人应注意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上世纪90年代那个以低成本制造业闻名,与以色列贸易额刚过5000万美元的新兴市场国家;更不是本世纪初,对以色列市场开始产生兴趣的中国;甚至也不是5年前的中国,对以色列科技生态系统的投资才刚开始。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中国与以色列的贸易额已超过1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以色列承接大型工程,并投资了几十个当地公司。中国企业不再是没有眼界的“新来者”,不会认为以色列的任何创新都是开拓性的。相反,仅深圳的工程师就比以色列全国还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投资者和制造业者已成为有眼光的科技专家,他们对投资国外的科技产业变得更为挑剔。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以色列企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以色列企业要想抓住中国的发展机遇,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
首先,想要在中国竞争就必须提供反映当地市场独特需求和偏好的产品、服务以及理念。英国和德国虽然距离较远,但他们的文化和商业体系差不多,一套产品稍加改动就能打入两地市场。而中国拥有截然不同的文明,有独特的文化、习惯和世界观。简单地把在英文市场推广的产品翻译并转化成汉语产品是行不通的。
其次,要与中国伙伴有效合作,亲临中国很有必要。中国的商业文化远比西方内敛。中国人注重传统家庭和社区关系,中国商人喜欢与外国伙伴面谈、进餐和聚会。电话会议、详尽的电子邮件和漫长的幻灯片演示可能对加拿大人或意大利人有效,但通常对中国商人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加上以色列与中国相距遥远,因而对于任何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是必需的。
此外,要吸引投资或建立任何商业关系,以色列人需要拿出的不仅仅是知识产权。5年前,一大批中国投资者首次涌入以色列,当时许多人瞄准大学实验室和孵化器等研发技术项目。那些日子几乎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中国公司热衷创新与活力,更专注于自身研发。中国的投资家也不如从前那么相信初创企业家的乐观承诺,更加老练的他们开始注重企业的附加值。
过去1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越来越影响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视觉和高端制造业的未来趋势。以色列是时候做出调整,适应中国投资2.0的新现实及其给以色列企业带来的巨大前景。不然,以色列将错失这一代的经济机遇。(作者系以色列投资人,向阳译)